“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和你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看手机。”随着智能手机普及,让这个“最远的距离”也成了大学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今天推出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将手机变成了学习工具,将师生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 “雨课堂”只是清华大学自主打造的中文慕课平台“学堂在线”的一个周边产品。如今,一场汲取在线教育精髓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也在清华大学等高校酝酿发芽,慕课在倒逼传统课堂甚至传统大学教育发生变革。 “雨课堂”,传统课堂装上“精密仪表” “大家听明白了吗?”“发给大家的课前资料都看了吧?”“有不懂的地方随时打断我”“等考完就知道大家掌握得怎么样了”…… 这些话是教师在课堂上最常说的几句话,以往要凭经验或者事后才能判断的教学过程,如今使用“雨课堂”,以上的问题教师随时都能了解。 据教育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学堂在线董事长聂风华介绍,学堂在线“雨课堂”是一种集课前推送、课上实时答题、多屏互动、答疑弹幕、大数据分析等功能的软件。教师只要会用幻灯片和微信,就完全能驾驭它。 清华之所以取名“雨课堂”,是因为大家感觉在线教育飘在天上,春风化雨,要让在线教育资源落地。“雨课堂”背后是清华慕课的丰厚资源。 通过使用“雨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建立一个班级,然后将包括视频、语音、习题的幻灯片快速推送到学生的手机上。在课堂上,课件会一页一页地通过手机发送给学生,学生如果有哪一页没听明白,可以暂停慢慢消化,也可以标记为不懂,用来课后复习。而这些数据,都能够立刻显示在教师的手机上。 清华生命学院教师杨扬是“雨课堂”的拥趸。她讲授的“现代生物导论”是大课,平常会面临文理科差距大、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她在课前通过慕课和“雨课堂”推送,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究竟有没有看这些课件,对这些知识究竟掌握得怎么样。以往100多人的大课堂,测试并不方便,现在可以课内布置限时习题,还能多次测试,而且哪些学生做对了、用了多少时间,当场统计正确率、答案分布情况,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就像给整个教学过程装上了一块“精密仪表”。而且学生可以按下“不懂”按键、发弹幕,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 从“雨课堂”受益的并不是只有清华一所高校。2016年2月,作为清华大学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雨课堂”在清华校内完成试点;4月,“雨课堂”正式对外发布,免费开放。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教师代晋军将“雨课堂”与自己的方法手段有机结合,准备在华中师大开展一个较大规模的教学创新实践,彻底改变大学公共数学几十年不变的低效、沉闷的教法,现在已申请了省级教学立项。 (文章责任编辑:同创自动注册网址 ) |